自2024年9月上海市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启动以来,普陀区民政局推出“技能耀前程”项目,精准对接困难家庭在“能力提升”与“就业增收”方面的需求,将社会救助进一步拓展至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就业上岗等多元化领域。
日前,普陀区“技能耀前程——社会救助类烹饪技能培训项目成果展示暨结业仪式”在麦德龙餐饮学院举办,首批“毕业”的学员有12名,他们也是技能培训照亮前程的受益者。
本报记者 王笛
率先破题,实现救助“多元赋能”
普陀区聚焦生活照顾、心理健康、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和资源链接等五类内容,构建“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慈善助力”的多元供给体系。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普陀区推出‘技能耀前程’系列项目,通过引入麦德龙餐饮学院的专业资源和师资力量,由国家级技能大师授课,实现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
首期培训为烹饪技能,包括中式面点、西式面点和中式烹调三大课程,学员需要完成20课时的培训。通过实际操作考核与成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学员对面点制作流程、原料配比及技法的掌握程度,初步实现对烹饪技能的掌握。
随着“普陀区社会救助类技能培训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麦德龙餐饮学院成为普陀区社会救助类技能培训实践的合作伙伴。
在结业仪式上,4名学员与相关街道、麦德龙提供的岗位签约,实现“培训结束即就业”。
麦德龙餐饮相关负责人介绍,餐饮学院欢迎学员们在培训后选择在麦德龙内择优就业。
“闭环设计”,让技能培训照亮前程
在普陀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看来,首轮技能培训能达成相关就业意向,关键在于培训过程中的“闭环”。培训课程依托麦德龙餐饮学院的专业优势设计,覆盖食材处理、菜品制作、食品安全等全流程。培训期间,普陀区民政局梳理相关适配岗位,实现结业仪式和岗位聘用环节快速链接,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期普陀区社会救助类技能培训项目已提上日程,在现有烹饪技能培训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咖啡制作课程,进一步拓宽就业赛道。
此外,普陀区还推出“巧媳妇”——外来媳妇家政服务技能提升计划,聚焦外来媳妇群体,开展整理收纳、直播电商、阿尔茨海默病照护等培训,并配套“弹性工时岗位”与就业对接机制。
当前,普陀区从救助群体需求出发,链接大师资源、企业资源、社区资源,构建“培训—就业—发展”的全链条机制,实现社会救助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上海市服务类社会救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