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由原五一中学、普陀二中合并的长寿中学,由于生源差、师资水平不齐,一建校就犹如搁浅的小舟,面临着再次被兼并、淘汰的险境。怎样在逆境中求生存,在艰难中谋发展?校长周文雅带领全校教工通过抓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终于使学校逐步走出薄弱学校的沼泽地,闯出了发展的新天地。
为此,学校在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的帮助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教育理论”、“心理学”、“教学模式”等讲座,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同时学校成立了由教研组、骨干教师、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核心的科研组,自上而下、层层发动的课堂教学改革攻坚战在校园内拉开了序幕。接着学校紧锣密鼓地围绕着全国重点课题“学会学习”的子课题,学校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教学进行再设计、再创造,首先从教案设计开始,对教案进行一改、二改、三改、四改……使“以学生为本”思想体现在教案设计中,并通过教学实践让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充分展示出来。如:杨悦老师的生物活动课“插花、瓜子贴画、树叶贴画、树叶拓画”。先后共易四稿,作品由单纯的花、叶序到大象、小鹿等动物,充分展现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语文老师都知道写作课难上,而杨丽华老师却将写作课上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打动自己的感人事例进行自由练笔,接着热烈讨论,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当教师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当我们班的班会获得第一名时……》作文题公布时,学生们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投入写作,他们自然而然地将真情实感流注于笔端。象这样的事例在长寿中学比比皆是,王美芳老师的“概念获得模式”、方贵林老师的“球体素描写生”、黄伟瑛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屠文梅老师的“角的复习”、俞小瑾老师的“平行线的性质”都上得精彩纷呈,深受学生的欢迎。更可喜的是,该校“为发展而教——素质教育落实于课堂的实践性研究”科研成果,获全国1999年“素质教育暨学会学习”研讨会一等奖。倪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