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文化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00年01月12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丛黄玫瑰
李桃

  据说,当我4岁刚远离了家乡古老的歌谣,来到陌生的广州城父母身边。就已经能抓起一把扫帚在妈妈的办公楼下,边扫地,边哼着自作词曲的小调,把三层的小楼唱得震天动地响。而且,还能在房间里无师自通地踮起脚尖跳《白毛女》。上幼儿园后,我羡慕死了那个常拿着小摇鼓打着节拍领唱的阿姨,我死死盯着那个如魔术圈般神奇的摇鼓,觉得那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回家后,我硬缠着妈妈要买那玩意。可是,在那些连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改了又改、缝了又缝的岁月里,我这个卑微的愿望无异于随风飘散的肥皂泡沫。于是,我只好找了家中唯一的一件玩具——乒乓球拍作为替代品。我整天用球拍模仿幼儿园阿姨的姿势打着节拍,沉迷其中。终有一天,妈妈再也无法忍受我那单调无比的拍打声,严令喝止了我的这一“创举”,连球拍也扔得远远的。我委屈地哭了,从此家里消失了我所有稚嫩的乐音。

  此后的一段日子里我变得很沮丧,终日躲在墙角里看童话书。此时父亲来到我身边,慈爱地问:“孩子,知道你父亲第一个月的51块钱工资作了什么用吗?”我茫然地摇摇头。父亲笑了,说:“我用它买了一把小提琴,在那些经济拮据的日子里我用它拉过舒曼的《梦幻曲》。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再拉了,但我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只要你拥有善良的心灵,美就永远在你的心中。”我似懂非懂地记住了父亲的话,我开始明白为什么一向拘谨的书呆子父亲有时也不免做出些出人意表料的事,如在吃饭时和着旋律摇头晃脑作指挥状,或者偶尔在书桌上插朵小菊花。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愈加体味出父亲那句话的份量。我不再苛求自己要成为什么“家”,凭着一颗爱美之心,我找到了一条在现实之外通向人类灵魂深处的幽微之道,生命因它而变得妙趣横生。寒假里,从千里之外的周庄带回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画。在某个月凉如水的夜晚,我把画找出来摆在小桌上,背后插上一丛怒放的黄玫瑰,房间里响起肖邦的《小夜曲》。我随之翩翩起舞,与凡高、莫奈等人一一对话。参加工作后,母亲送我一架钢琴,为的只是自娱自乐和我那不灭的钢琴梦。当我注视着其貌不扬的钢琴老师在黑白键上演绎出行云流水的乐曲时,我觉得她在那一刻拥有了整个世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经济·城建
   第03版:精神文明建设
   第04版:文化生活
我们是人民勤务员
穿衣的变化
陈独秀之墓(图片)
《黎鲁单骑千里写生记》(图片)
延光寺塔(图片)
谁错了?
春在心中
中外师生(图片)
一丛黄玫瑰
南北韩塔
我爱夜读
你早,都市维纳斯
广告
广告
新普陀报文化生活04一丛黄玫瑰 2000-01-12 2 2000年0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