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趣有料的 “大思政课”入选全国名单
  ■沉浸式戏剧《望道先生》

  (记者 王笛)

  日前,由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共同发布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公布了10个示范项目、100个精品项目名单。本市共有7个项目入选,其中,顾正红纪念馆入选“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精品项目”。

  据介绍,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和学校思政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的思想内涵、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旨在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这次获评“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精品项目”(后称:“精品项目”)的名为“叩响信仰之门”系列思政课程,由上海市江宁学校联合顾正红纪念馆共同开发建设。

  江宁学校围绕从“兴业里”到“渔阳里”再到“锦绣里”的历史脉络,开发了5个思政实践教学资源点,即中共一大会址、团中央机关旧址、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顾正红纪念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等。形成了4个教学主题,即“筑就强国之梦”“唱响嘹亮青春”“探寻真理之源”“追寻信仰初心”,通过开展跨学科、跨学段、跨场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形成了“叩响信仰之门”思政课实践教学校本课程。

  在四个教学主题中,“唱响嘹亮青春”入选两部委评定的“精品项目”。该项目主题为学校老师用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三个乐段和顾正红纪念馆的展厅内容为线索,以顾正红的光辉事迹为切入点,解读历史脉络和时代背景。学生借助馆内丰富的档案文献、影视资料等资源,在学唱团歌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使命担当,厚植理想信念。

  事实上,受益于普陀红色资源丰富,江宁学校还在教学主题中开发了各类富有教学意义的“大思政课”。

  例如,“探寻真理之源”就借助陈望道故居和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等红色资源,依据真实历史背景,通过馆内文献档案、影音资料、多媒体等资源,借助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的复原场景,参与沉浸式戏剧演出,通过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创作了沉浸式戏剧《望道先生》。

  此外,记者获悉,江宁学校作为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华东师大-普陀)第一批试点校,将十多年来开发“城市·成长”课程的有效经验用于“大思政课”的开发与实践。江宁学校所在的沪西小沙渡,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学校整合周边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使命担当,厚植理想信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焦点
   第03版:焦点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民生
   第06版:城事
   第07版:档案·革命志士篇
   第08版:连载
从苏河到浦江
区建管委:干字为先,实字托底,以奋斗之姿书写新时代答卷
有趣有料的 “大思政课”入选全国名单
新普陀报综合04有趣有料的 “大思政课”入选全国名单 2024-11-22 2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