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是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为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普陀区文明办、区妇联、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文明家庭专栏。
鲍忠良同志,中共党员,退休前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担任办公室主任,妻子黄芝芳,中共党员,退休前在普陀区中心医院担任工会主席。他们育有一个女儿,多年来夫妻恩爱,热心助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家庭。他俩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健康、文化之家的真谛,传播文明家庭的正能量。
老骥伏枥,壮志不已,红心不褪色
鲍忠良退休后,他拒绝了私人医院的聘请,甘做一名南杨园“阳光心港服务站”的志愿者,并担任“南杨园夕阳讲师组”的组长,带头成立“南杨园健康自管小组”,主办了每月一期的《南杨园通讯报》,编辑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知识、开设各类讲座。疫情肆虐的这两年,特别是封控期间,他敏锐地洞察到了抑郁焦虑的居民急剧增多,因此,不仅普及了病毒的相关知识,也增加了诸如冥想、呼吸等缓解紧张的方法,他指导小组成员带动居民增强健康自我管理意识,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为小区居民提供身心灵健康的服务。如今《通讯报》已经成了居民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南杨园健康自管小组”被评为曹杨街道健康自管示范小组。
创城我先行,践行新风尚
鲍忠良、黄芝芳夫妻二人都是社区骨干志愿者,在普陀创城的紧要关头,她主动揽下了小区垃圾分类监督的“脏活”。夫妻二人定时到垃圾房“站岗”,空暇之余也跟着大部队沿街清理。看到不文明的行为,他们总是耐心劝导,及时阻止。看到居民垃圾分类不当,则会当场“开课”,一边检查垃圾袋内的物品,一边指导正确的分类方式。几年过去了,他们在自身坚持家庭垃圾四分类的同时,不忘带动周围邻居,用实际行动践行“共创美好家园”的生活理念。
妻子黄芝芳退休后热心社区工作,担任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疫情期间,她与丈夫一同主动报名担任防疫志愿者,同时与居委会妇联一起号召广大居民要严格落实疫情预防措施,出门佩戴口罩,少去人员密集、人员流动大的地方,不扎堆、不聚集,进一步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屏障。
言传身教树家风、家和邻睦万事兴
鲍忠良夫妇恩爱有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几十年如一日的家风备受赞扬和好评。妻子既是丈夫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的主心骨。长期以来,她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尽心侍奉老人、耐心教导孩子、悉心料理家务、把家庭照顾得细致入微。
妻子黄芝芳是南杨园居民区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是“妇女之家”女性社团负责人;也是一位热心的楼组长;她以“传、帮、教”带领有编织经验的社区居民每周开展活动,制作的成品栩栩如生,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她与邻里相处随和融洽、有商有量、互帮互助、常常主动关心邻居的各种燃眉之急……
在她的积极影响下,邻居们彼此相互熟络,抬头低头总要寒暄几句。邻居也常感叹“黄阿姨的这栋楼哟,一家亲”。
两位老人坚持把正能量带给家庭和孩子,把好的家风一代代传下去,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两位老人的言传身教下,全家人保持艰苦朴素的家风,夫妻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孩子工作优秀上进,孝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