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出台系列重要数据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广告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区域教育智能化水平,让数字化成果惠及每位市民~~~
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区域教育智能化水平,让数字化成果惠及每位市民
AI智能体、VR实验室……
普陀智慧教育玩出“新花样”

  本报记者 张曦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为提升教师教学效率、优化教育管理、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日,2025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在普陀拉开帷幕。作为本届提升月的重要承办区,普陀区正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在教育场景中不断探索创新,展现出在教育领域“数智普陀 向新而行”的蝶变之力。

  体系构建,率先打造高效优学样板

  2024年,普陀区成功创建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如今,普陀区正深入推进实施“107”工程,全面提升区域教育智能化水平。“107”工程即推进实现人工智能课程共建共享化、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精准化等7项行动,每项行动产生不少于10项成果。

  如今,普陀区积极开展研究项目,打造一批AI赋能教育的创新实践案例。以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为例,智能助教、智能助育、智能助学等多个应用场景正在被广泛应用,凸显了智能化赋能教育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在学校的“心理团辅室”,一项温暖人心的技术应用正在发生。一位略显沮丧的学生向一位特别的“老师”倾诉练琴的烦恼,这位“老师”并非真人,而是学校心理教师的AI数字分身。AI数字分身形象亲和、言语温柔,耐心倾听后给出了贴心又具体的建议。据悉,这是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心理老师AI数字分身系统,学生通过一部手机(无需注册),就能与AI心理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对话。

  这样的创新案例在普陀区并非个例。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的“晋小元”AI智能体以交互机器人的形式实现亲切互动。它对接DeepSeek大模型与本地数据库、文件库,能够智能地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洵阳路小学构建“基础—应用—创新”三层育人体系,形成AI教育特色生态链。例如,向四年级学生开设AI通识课程,打造AIGC绘画社团、AI音乐创作人社团等特色社团。

  开放融合,全民共享数字学习生态

  当前,普陀区正将智慧化的触角延伸至社区生活与文化传承的方方面面,努力培育全域智慧学习的沃土,让数字化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

  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长风校区是一个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地方。比如:1242平方米的“水感知空间”,通过“自然界中的水”“人工世界中的水”和“实验室中的水”三大板块,运用多媒体互动投影和雷达交互技术,构建起包含300多个知识点的沉浸式学习系统。其中,“实验室中的水”研习空间采用顶面供给系统,可以容纳200多人开展科学活动。25个科普展项、120个知识点,配合AI、VR、AR等数智技术,模拟出一个个真实的情境。

  充满未来感的开源硬件实验室,分为虚拟现实体验学习、开源硬件开发改造、机甲赛道竞技实践三个功能区。学生们不仅可以戴上VR设备,沉浸在精心设计的体验游戏中,学习开源硬件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对机甲的各功能模块展开程序编写和调试,还可以搭建大型机甲赛道平台,放置障碍模块规划不同比赛路径,根据不同课程和活动需求变换赛道和赛事模式。这种寓教于乐、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挑战与乐趣。

  在老龄化与智能化叠加的背景下,一群银发学子正用行动打破边界。普陀区社区学院和甘泉路街道社区学校分别开设了公益课程《我用AI画非遗中国》《我用AI画二十四节气》,两场课程共吸引了80位银龄学员热情参与。

  上海市数字广告园区、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上海城市安全大脑、波克城市、海纳数创中心……沿着这些线路,可以直观感受到数字技术正悄然改变着城市的肌理与居民的生活。

  从校园到社区,从课堂到生活,普陀区正以“数智普陀 向新而行”的姿态,将数字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角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焦点
   第05版:劳模风采录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城事
   第08版:广角镜
构筑数字创新生态 普陀数字经济动能澎湃
AI智能体、VR实验室…… 普陀智慧教育玩出“新花样”
新普陀报焦点04AI智能体、VR实验室……
普陀智慧教育玩出“新花样”
2025-08-08 2 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