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易雯)
“您好,我是普陀区应急管理局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员。今天是来进行现场核查的。”出示工作证后,核查人员李其腾进入曹杨二中。核对学校地址和空间位置范围,拍摄门牌号、单位名牌、以及建筑外观,核查人员细致地记录相关信息。“我们现场会核实学校前期填报的信息,若存在疑问会打电话给填表人进行确认。根据填报的地址,核实学校围墙院落的范围与系统中的图形是否一致,并进行修改。”
现场核查工作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及应急领域承灾体调查的重要环节,旨在核对空间位置范围、核实填报的信息。核查工作开展前,区应急管理局对参与外业调查的人员组织了技术和作业安全培训,统一发放了工作证、外业标识服。
此次现场核查工作共涉及全区范围内的401个场所,其中包括学校、医疗机构、体育场馆、商超等以及加油加气站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截至目前,已对392个点位进行了现场核查。“我们将所有的核查点位按街道镇划分片区,核查人员按片区进行现场核查,并提前规划最优路线和出行方式。”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天的核查成果都是当天整理并入库,同时相关部门还加强调查数据的质量管理,及时反馈存疑信息。
2021年7月起,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在普陀全面铺开。下一步,区应急局将持续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领域调查工作,做好后续的数据质量控制和成果整理汇交,同时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普查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