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薛松)
今年3月,中山北路3671弄华师大一村启动整体更新修缮工程。经过屋面坡改坡、外墙面粉刷翻新、公共楼道整修翻新、建筑明沟整修翻新等,老小区面貌一新,本月底工程即将整体完工。记者实地探访意外发现,一些细节处的实际改造相较原方案有所不同,竟是边微调边施工。
走进华师大一村,焕然一新的小区大门门头气派不小,人车分流不仅有了物理分隔保证各行其道,周边围墙改造后还与门头风格统一,视觉上融为一体。大门一旁,新设木质长条椅方便老人休憩,充足的光照时间和整合后的宣传栏将这里打造成小区新的开放式公共议事空间。
华师大一村小区占地近11万平方米,54栋居民楼入住近1700户居民,小区60岁老人占比超30%,绿化率超过30%,小区改造处处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相近,“养老为老”成为了此次更新修缮的核心理念。居民们对小区内的水杉树情有独钟,却又对参天大树带来的遮光和树叶掉落问题颇有微词。于是,请专业人员修剪树枝成了更新修缮的一项重要内容。走进每一幢楼,外立面和公共楼道都被粉饰一新,门牌铭牌更加清晰,原先破烂不堪的外挂式信报箱也换成了入墙式的,考虑到老年人腿脚不便,三楼转角处都安装了“歇歇椅”,楼梯扶手也换成了木质。
495号门前的亲水平台是丽娃河边的最佳观赏打卡点,也是附近居民休憩的主要场所。现在,环形玻璃护栏围绕着中央的参天梧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波光粼粼的河面显得通透明净,但原先的设计方案并非这样。
师大一村党总支书记莫似娇告诉记者,环形玻璃护栏原先的施工方案是采用金属封闭式护栏,但在听取周边居民意见时,不少居民觉得封闭式护遮挡了风景,希望改用铁制镂空式护栏。再次开会协商时,又有居民对调整为铁制护栏的施工方案提出了意见,希望能采用透光性更高玻璃护栏进行打造。在此期间,居民区多次召开现场会,邀请项目设计方和施工方现场为居民解疑答惑。
现在,该处景观的座椅部分将以最新的设计方案进行打造,后期居委会也将按照居民的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在玻璃护栏上更新一些兼顾美观的图案标识,以防儿童在玩耍时误撞玻璃发生安全隐患。
莫似娇告诉记者,居民区的工作很多时候也是要能解决的立刻解决,无法立刻解决的通过层层向上汇报推动解决。区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的奋斗目标,莫似娇觉得,社区工作者只有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小事,才能形成“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氛围,为普陀这口热气腾腾的“大火锅”添柴加火。